快速导航×

“红色炸弹”空降 随份子压力大发表于: 2024-10-18 07:26:02

  俗称喜帖,是即将结婚的新人所印制的邀请函,又称为喜柬。因请柬为红色,收到请柬一般都要破费,所以俗称“红色炸弹”。

  1949年那时候不兴请客,给亲戚和几个关系好的同学说声,大家来嗑瓜子、吃花生,喝点散装白酒就算是结婚典礼。50—60年代上世纪50年代,结婚形式和49年时差别不大,给别人说一声,不发请柬,亲朋好友也不送礼。60年代,新人结婚不大爱办喜酒,不爱请客,比较低调。70—80年代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经有人开始送礼了,有铺盖、床单、水瓶、面盆。但送钱的并不多,城里送2-3元,10元钱已经是大礼了。结婚请客,就是“一包糖”。90年代至今上世纪90年代中期,婚礼开始在酒楼举行,礼包里有了几元钱一包的香烟,精美的邀请卡和喜糖。到21世纪,参加婚礼,一般要送上百元,结婚请柬也被称为“红色炸弹”。

  “随份子”也称随礼、凑份子,婚姻礼俗。在男女结婚前,亲友们按约定的数额出钱,集中之后做贺礼,交付将要结婚的男女。旧时随礼只限于男家的亲友,现代女家的亲友也从此俗。“随份子”并不是中国的“专利”,很多国家都有这样的习俗。

  平均每个英国人一年要参加5次婚礼,这就要花去2200英镑。但是,英国人参加婚礼最大的花费并不是份子钱,而是自己的服装费用。在每次参加婚礼440英镑的花费中,给新婚夫妇的礼金平均只有100英镑多一点,剩下的都被用于打扮自己了。美国人:给新人买东西

  亲朋好友会收到一份长长的购物单,叫做新娘登记单。美国结婚费用“重女轻男”,传统上是由女方承担的。新娘登记单上分门别类详细列出所需的物品,大体为:装饰品,玻璃器皿,炊具,寝具,餐具,浴室用品等。日本人:“随份子”一般不会造成生活负担

  在日本,关系一般的,随份子的数额多为3000到5000日元,折合人民币两三百块钱;关系比较好的大约给1万日元,家里的长辈给得多一些,为3万到5万日元。日本人均月薪折合人民币约为2万到3万元,所以亲友喜事“随份子”一般不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负担。韩国人:帮助主人公分担一点经济负担

  韩国人“随份子”的数目有不成文的惯例。例如,普通的关系给5万韩元,折合人民币300元左右;关系好的给10万韩元。最初,韩国人送礼金是为了祝贺或分担悲哀,并且为办大事而支出太大的主人公分担一点经济负担。德国人:只送礼品不送钱

  德国人不仅生日婚礼送礼,亲朋好友聚会也会送礼,夫妻父子之间也会送礼。礼品讲究经济实用,不在乎钱多钱少,只在乎情深意浓。有时一束鲜花,有时一盒巧克力,再者一盒中国茶叶,送者不觉吃力,受者受宠若惊。

  国庆长假是婚宴“井喷”的节日,只要去赴婚宴,礼金就是一个绕不开的门槛。“红色炸弹”满天飞,见证亲朋好友的幸福时刻固然是喜事,但是越来越高的份子钱,越来越奢侈的婚宴,以及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元的娶媳妇礼金,已成为婚礼中的“不能承受之重”。

  十一刚到,有网友就晒出了一张“十一安排”的计划表。由于,该网友29日、3日、4日、5日、6日都要赶场婚宴,他的“十一安排”被网友戏称为最悲壮的“十一”假期计划。不过,帖子刚一晒出,大批网友跟帖表示他并非最为悲壮,有网友直言国庆七天自己需要参加12个婚礼,还有人说自己9月刚入职立马就收到了9个“红色炸弹”,总计礼金需要花费上万元,苦不堪言。[详细]

  在黄金周来临前,27岁的何先生就收到了5张婚礼请柬,“这份子钱最少的给400块,多的给600块,5场婚礼,随便就是2000多元了。”何先生苦笑说,这还不算长途跋涉去外地参加婚礼的开销,“路上随随便便也是1000多元。”除此之外,他还收到不少电子婚礼请柬,“都是不太熟悉的人发的,一般就托朋友随200元。”何先生在长沙某事业单位工作,月工资3000元左右,一个月工资就这么没了。[详细]

  来自南京的一位老师透露,他们圈子里有人结婚份子钱都是500元起步。关系好的同事朋友有时会出到800元,关系更好一层的一两千都有可能。同时,她回忆称,记得两年前,她们默认的份子钱都是200元一人,这两年也不知道为什么,份子钱起步价一下子冲上去了。[详细]

  摆婚宴就一定能“挣钱”吗?在探访中,记者发现答案不一。“舍得花十几万办场婚宴,是因为这是不亏反赚的事,(邀请的)人多了礼金也多”。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新人张伟(化名)在一场30桌的婚宴后,收回了15万礼金,“多出来的钱可以买辆小汽车了”,他和家人调侃。[详细]

  10月4日,新人李龙和周卿的婚宴在河南安阳一家中档餐厅举行。婚礼一切从简,一对新人表示能省则省。参加婚礼的宾客均是男方家人的亲友和同事。入席前,宾客都在迎宾处送上红包,按照当地的情况,一般红包内是200元至2000元不等。前来参加婚礼的同事及普通朋友每人随礼400元,关系好的朋友随上千元甚至数千元。周卿说,婚礼当天共收了20万元,“不过人家随多少我们还得还多少,这以后的压力小不了。”[详细]

  中国传媒大学研二的学生伍同学说,“不是关系特别好的朋友,稍微送200元表示下心意就好。”伍同学称,由于本科同学陆续结婚,这两年收到的婚礼邀请很多,如果是关系好的朋友肯定要随礼,礼金数额最低600元。若关系一般,他会假装不知道结婚,避免随礼。“这不是小气,毕竟我们现在都没有工作,一家一家出份子钱压力太大了。”[详细]

  随份子对于在北京市大兴某服装厂流水线工作的曾女士来说是一件头疼的事情。曾女士家住安徽黄山市区,家族比较大,相互走动也频繁,几乎每个月都能收到请柬。10月2日,曾女士的堂妹结婚,她随了500元的礼。为了节约钱,尽管是堂妹结婚,她也选择了不回家参加婚礼,而是让爸妈代为随份子,“这能节约来回好几百的车费”。[详细]

  面对密集的“红色炸弹”,不少网友们想出了各种绝招来“拆弹”,并发到网上分享。有人建议“打白条”,找张喜气点的纸,上书:谨以此条,恭贺新婚,你我兄弟,不必见外。有人建议送彩票。还有网友拿不出现金,直接把单位发的购物卡塞红包里。更绝的是“送菜刀”的建议,寓意“财到”。还有被指要不得的孬招儿:一点钱不想出,就跟结婚的朋友说:我喜欢你很久了,怕来了触景生情,还是不来了。[详细]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表示,从移风易俗、改革社会的角度来看,份子钱越来越高会对家庭和谐、社会大环境造成消极影响。在提倡节俭的大环境下,随礼不应该攀比,每个人应该量力而行,否则份子钱数额日益膨胀,礼金会超越情意,让红包变了味。还有一些专家建议,与其给出超出自身能力的礼金,不妨选择一份富含心意的礼物,例如相册、制作视频等,这样不需要高额的成本,也能表达出自己的心意。[详细]

  中国是人情社会,很讲究礼尚往来,随份子就是体现。不送不足以表露感情,送多了又招架不住,如此纠结的心态,近年来愈发明显。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主义文化的大行其道,是造成“办大宴送大礼”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消费文化背后的“面子文化”,恐怕是一个重要动因。面子、形象与“感情搭售”、礼数公关,宛若是个自我膨胀的文化气球,在世俗的天空中负重挣扎,于是本应是礼数、节日文化主宰的人们,反倒成其奴役了。[详细]

  有人算账说,有送红包的时候,自然也有收红包那天,两相对比其实也亏不了。这话看似可能不假,但这只关注了收支数目的平衡,却忽略了随份子过程中的不易。要参加扎堆的国庆婚宴,势必影响到假日的休息,人不到只有钱到,分享喜悦与诚心祝福,就有了掺水作假的嫌疑。这也是随份子为人诟病的原因之一,参与婚庆异化成为还人情债,原本的祝福功能在不断弱化,虽说礼尚往来有存在的必要,但达到为人情所累的地步,显然也非传统文化倡导的初衷。[详细]

  虽然节日办喜宴送贺礼自古有之,但是讲究的是个“情”字,主要是起到沟通感情的作用,形式更重于内容。这样的送礼,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重质而不重量,回归到情感交流的本位上来。因此,别让礼尚往来变了味道,让沉重的“人情负担”压扁了节日的好心情。只有保持文明节俭的光荣传统,节日才能一年比一年过得更轻松,一年比一年更人性化。[详细]

  当参与婚庆异化成为还人情债,ng体育官网入口注册原本的祝福功能在不断弱化,“钱多情谊重”的随份子心理有必要降温了,让“份子钱”、“高价饭”、“红色炸弹”等热词渐渐式微。

  我们单位不管谁结婚,生子等等从不随礼,大家送个祝福,新人发发喜糖,这样挺好。

  随份子名目越来越多:婚事、丧事、上学、当兵、生孩子、搬家,份钱越来越多,一般起点500元,一年下来,做为普通公务员,一个月工资2000元,一年下来,工资根本不够,苦不堪言,国家真应该管一管,怎么管呢,以前随的份子钱到自己有事了,应该能还回来,否则就亏大了,以前别人随的钱,别人有事了要还回去,否则总觉欠了人家,把礼金降下来,要与工资收入相当,如月2000元收入,从500降为200还可以,以前上的多的该还多少就还多少,新的就降下来,名目应该减少,如婚事等可以,喜庆,别是我看就应该取消,政府应进行强制管理

  现在的份子不但缺失了传统的祝福意味,还存在了攀比,觉得钱多,关系才亲密,自己却承受了沉重的负担。以前小孩子满岁才送礼,现在是满月都要送礼,人们仿佛把办客事当成赚钱的职业,大大扭曲的传统送礼的内涵。

  礼金越来越高的根源来自于社会的拜金主义,以金钱来衡量感情成了大家的共识。力求破除

  矫枉需要过正,现在文明办应发出通知,禁止官员参加单位下属婚礼。过去还有集体婚礼那样的简朴活动,现在群团组织也要搞些活动,加以引导提倡,做点实事。

  中国人就是虚荣心作怪,人人恨之,却人人响应。你不参与,人家说你小气,说你不懂事故。

  结婚是男女双方的事,请双方亲戚(直系不超过三代),同事发下喜糖,我认为就可以了。

NG体育花卉公司
TOP
导航 电话 短信 咨询 地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