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

俞梅荪:周总理泰国养女的中国情缘发表于: 2024-09-01 18:39:36

  NG体育2021年1月8日,是周总理45周年忌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曾任国务院办公厅秘书、担任顾明(周总理的秘书、国务院副秘书长)的秘书,在从事立法工作十年的俞梅荪先生,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史实,和大家一同缅怀周总理。

  2016年7月,中央电视台播出《海棠依旧》电视剧,以周总理工作和生活而每年海棠花盛开的西花厅大院为背景,再现他执政27年的风雨历程,包括其泰国养女的传奇故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海棠依旧》首映式,我见到身着旗袍,肩披彩巾,来自曼谷的周总理泰国养女68岁常媛夫妇携儿孙三代六人。该片共41集,第16至34集,不断穿插叙述她的传奇故事。

  ▲2016年6月26日《海棠依旧》首映式,周总理的泰国养女68岁常媛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门口签到,左为她的4岁孙子常周周。(俞梅荪摄)

  二战结束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无力控制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世界处于冷战时期。朝鲜战争后,中美之间的矛盾激烈,美国试图围堵新中国。

  1955年4月18至24日,周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印度尼西亚参加“万隆会议”,由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政府首脑(代表16亿人口,当时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二)的第一次峰会: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殖民主义,独立自主的处理本国事务和参与世界事务,努力发展经济为共同愿望。

  4月19日,会议第二天,伊拉克外交大臣贾马利攻击是“新式殖民主义”而激起轩然,锡兰总理发言有内容,我国被一些国家群起而攻之。周总理在午间休会赶写发言稿,下午4时45分上台作补充发言:“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之间可以互相了解和支持,不是互相疑虑和对立。各国不同的思想意识和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妨碍求同和团结,和平共处……”全场报以热烈掌声。

  ▲1955年4月19日下午4时45分,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作“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补充发言18分钟,全场报以热烈掌声。

  次日,周总理发表简短声明:“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谈判,缓和远东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这一声明顿时传向全世界而深受赞扬。(中美关系随后缓和而开始大使级会谈)

  在会下,周总理与各国首脑频繁接触,广泛沟通,从早忙到深夜,每晚只睡一二小时。他的真诚和智慧赢得与会者的广泛赞誉,而均成了朋友,日后前来我国发展友好关系。他倡导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南南合作”成了万隆精神,进而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传承至今。

  ▲万隆会议期间,左起,周总理和翻译、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亲切交谈。

  “1955年4月11日,中国代表团租用的印度航空公司‘克什米尔公众号’在印尼上空爆炸,中国代表团13位成员遇难,是台湾特务的破坏。周总理原定乘这架飞机,因缅甸总理吴努要求在万隆会议之前,与周总理会谈。周总理提前数日乘国内航线到昆明,换乘汽车前往缅甸。”周总理秘书姚力和卫士长成元功均如此叙述。

  在万隆会议之前一个月,姚力前往印尼打前站而操办会务,直至会议结束,目睹周总理在万隆会议折冲樽俎的全过程。99岁的姚力回首往事,侃侃而谈,激情燃烧。

  ▲1956年12月15至17日,周总理和缅甸总理吴巴瑞在云南省畹町市参加“泼水节”(中缅两国边民联欢大会)而使用的车。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黄海斌先生参观畹町博物馆于2016年

  上世纪50年代,中泰两国分属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两大阵营。美国在东南亚组建集体防务条约组织,其总部设在曼谷。泰国政府追随美国,不承认新中国。

  《海棠依旧》第15集: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与泰国外长旺亲王接触,请他共进晚餐。旺亲王回国,对泰国披汶总理的首席顾问桑·帕他诺泰(简称“桑”)说:“谁说周恩来是土匪?他是中国的绅士、王子,他是天才的外交家。”桑认为,在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上,泰国离不开美国,但应同时与中国交往,这是小国在大国之间的生存之道,希望结束两国的敌对状态,转向友好。

  1955年12月,泰国总理的首席顾问桑到仰光拜访中国驻缅甸大使姚仲明,商谈发展两国的友好关系,签署《共同声明》。桑派人秘密访华,为改善两国关系迈出了一步。

  披汶总理积极支持与中国的交往,开始经贸合作,但泰国官方仍坚持立场,支持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第16集:1956年8月,在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之际,桑毅然把子女12岁和8岁兄妹送到北京,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民,试图促进交流,成为泰中友谊的使者。兄妹俩多次被周总理和接到西花厅作客玩耍,在周总理和的关爱下生活和上学,长大成人。

  第18集:周总理在出访亚欧11国之前,委托外事官员照顾泰国兄妹,把两孩接到自家常住下来。廖母何香凝根据泰语发音,为其起了中国姓名:常怀(怀念泰国)、常媛(美丽女孩),受周总理首肯。

  1957年9月,泰国披汶总理调整政府的内外政策,改善对华关系,却加剧与军人集团的矛盾,而发生军事政变,披汶总理被推翻而流亡国外,总理首席顾问桑等两千人被以亲共亲华罪名逮捕。常媛兄妹无法回国了,周总理说:“你俩就是我的孩子。”周恩来沉着应对泰国政局变幻的艰难局面,派密使前往泰国,辗转见到狱中的桑,捎去常媛兄妹的信,使桑免除牵挂。

  桑坐牢8年,桑的夫人把桑和周总理来往的信件资料,用塑料袋封好,秘密埋藏在曼谷家中地下得以保存。

  第20集:因泰国政局的恶化和,常媛兄妹学会并熟练掌握中文后,不愿再学习泰语,不愿做泰国人。周总理开导其不要忘记祖国和母语,还为其请了泰语老师。在学校,同学们纷纷加入少先队、共青团,他俩也希望带上红领巾。周总理说:“你们要当好泰国人,要做好泰国人民在中国的友好使者。”

  ▲2015年4月21日,中泰建交40周年之际,常媛在曼谷家中展示1961年少年时与周总理的合影。(新华网记者李芒茫摄)

  第25集:1966年“十年文革”开始,全社会的阶级斗争和排外之风愈演愈烈,常媛兄妹的处境十分艰难。1967年,北京大学的常怀被迫离开中国;之后,常媛被送到河北农村成为下乡知识青年。1970年,常媛和英国留学生恋爱而要随其前往英国。周总理给英国使馆写证明信,使其得以顺利前往。

  第38集:1975年初夏,接待泰国代表团后,向重病的周总理汇报。得知泰国总理克立将于7月1日访华并建交。周总理抱病出席两国建交的签字仪式,成了生前签署的最后一份外交协定。

  ▲1975年7月,在北京305医院,重病的周总理会见泰国总理克立,这是他会见的最后一位外国总理。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去世。之后,常媛的儿子出生,起名为“常念周”,寄托常氏家族对周总理的思念。

  ▲在曼谷常媛家中墙上的相片,奶奶亲吻小孙子常念周。(新华社记者李颖摄)

  ▲1978年,常媛带着两岁的儿子常念周到北京,奶奶亲吻小孙子常念周。(新华社记者李颖摄)

  2015年4月21日,中泰建交四十周年之际,常媛在曼谷家中接待新华社记者李颖专访。她说:“当时泰中两国互相排斥和敌对,泰国站在美国的第一线。我父亲桑是泰国政府政策的主要策划者和宣传者。”然而,周总理在万隆会议的热情友好和儒雅风度,特别是提出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赢得广泛赞誉,深深触动了桑。

  常媛说:“周总理是说话看着你眼睛的人,用真心交往。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没有‘软实力’这个词。可实际上,周总理就是中国的软实力,他在国际舞台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周总理让所有接触到他,领略过他风采的人们而折服,让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国家的人们都能信服他,进而信服中国。”

  如今已成老者的常媛夫妇带着儿子常念周夫妇,携四岁和一岁的两孙子,大孙子叫“常周周”,一家三代六人千里迢迢前来参加纪念周总理去世40周年的电视剧《海棠依旧》首映活动,我感受到他们对周总理的深情厚谊。

  天黑时分,我随常媛全家走出人民大会堂东大门,来到广场,送他们上了中巴车,悄然离去。

  风云际会,命运安排,当年有国有家而难回的常媛兄妹,在周总理和身边学习生活14年,要比和其父母相处的岁月更长,与中国结下不解情缘。

  2016年7月,我的《海棠依旧》首映式纪实报道被有关网站和30来个微信公号推出,点击达50万,引起广泛关注。上世纪60年代常媛在北京中学的两位同学分别找到我,说是看到常媛的消息而兴奋,要联系久别的老同学。

  周一兵(上海学者)来信:“80年代,常念周就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当年我住北京,看着他长大,久违许多年,不知他长成什么样了?从本文图片终于看到如今成年的常念周而释怀。”

  金德安(在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工作期间与常媛相识)来信:“常媛大姐的父亲桑·帕他诺泰,为中泰建交做出极大贡献。常媛大姐在中国学习生活了多年,对中国人民充满感情,几十年如一日,不遗余力地为增进两国交流和合作努力工作。她感恩周总理和(国务院外事办副主任、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帮助,她的两个儿子取名‘念周’和‘念廖’分别毕业于英国牛津和剑桥大学的优秀学生,像其母常媛那样积极投身中泰文化交流而做了许多实事。常念周在其成人礼的那年成立扶贫基金,积极争取国际援助,为云南贫困地区艾滋病患者的子女开办培训班,传授生活技能,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受到好评。常家三代致力泰中两国友谊的事迹传为佳线周年祭日,

  (北大博士校友)来信:“关于‘周总理就是中国的软实力’,领袖的魅力是何时凸显出来的?值得思考,大概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国际秩序的形成而息息相关。帝制时代,君王一般都在深宫之中,如象棋中的将帅,微服私访其实是不被主流观念认可的,要各司其职而不能越俎代庖。周总理是中国文化熏陶与西方文化冲击背景下诞生的“先进中国人”的伟大代表,极具智慧,极富魅力,是我最仰佩的革命先辈。初中开始,语文老师就讲了很多周总理的各种小故事,诸如周总理和美国记者关于作为抗美援朝战利品的一支钢笔的对话,等等,对周总理的机智与幽默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5年4月22至24日,亚非国家20多位政府首脑和90多国政府代表汇聚印度尼西亚,在当年的会议大厅,隆重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习主席到会指出:“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亚非国家要坚持安危与共、守望相助,把握机遇、共迎挑战,提高亚非合作水平,继续做休戚与共、同甘共苦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如今,亚非各国的合作与交流更为紧密,利益更为交融,不但是求同存异、交流互惠的和平共存体,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当年,中国代表团以求同存异的理念,凝聚起亚非国家的团结、友谊、合作的共同意志,掀开世界历史新篇章;如今,又唱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主旋律,把万隆精神提升到新的高度。

  俞梅荪,1953年生,家住上海长宁区江苏路,在安化第二中学69届初中毕业(安化路222号)到江西省南城县新丰乡农村插队7年;1984至1994年,在国务院经济法规研究中心从事立法工作,其中后6年为国务院办公厅秘书,担任顾明 (国务院副秘书长,原周总理的秘书)的秘书,历经我国法治建设从无到有的历史进程。

  俞梅荪的祖父俞颂华在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的南京攻城战役;1920年和瞿秋白前往苏俄采访,后他常驻德国采访欧洲各国,成为首次走出国门的记者,在那里认识朱德和周恩来;1930年代担任《申报》总主笔即总编辑等。江苏路480弄76号3楼顶层的俞家祖居,2004年被上海市政府定为“俞颂华旧居”,弄堂口有说明牌

  上海愚园路1065号《历史名人墙》有蔡元培、陈独秀、瞿秋白、黄炎培、俞颂华、傅雷等曾住本社区的民国人物展牌,愚园路江苏路西北角《历史风貌区地图》铜版墙,有“俞颂华旧居”的标注;江苏路的多处《历史说明牌》有俞颂华介绍。

  2016年7月28日晚,观看央视播出《海棠依旧》第38集《周恩来第三次手术,中泰成功建交》,夜不能寐,至凌晨三时,填词以表观感:

  读了非常感动!周总理是一代伟人,他与人交往倾注真心,说话看着你的眼睛。他的大家风范与儒雅随和的气质,能折服所有接触过他的人,赢得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国家人们的信服,从而信服中国。常媛的这些感受说出了许许多多人的心声!

  我读过《晚年周恩来》那本书后,反而更加坚定了周恩来的伟大!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难得的理性。在当时的环境下,没有任何人能够做的比他更好,后世的人是没有任何理由去指责他的!

NG体育花卉公司
TOP
导航 电话 短信 咨询 地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