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

当花艺走进日常生活发表于: 2024-06-14 10:16:34

  茶余饭后,书房里响起琅琅书声,朗读让一家人沉浸在书中世界;晨光熹微,公园里迈开矫健步伐,达人们尽享运动之美;下班路上,背上相机走走拍拍,记录下光影乌海;约上票友、扮上行头,唱戏让老人们收获了更精彩的退休生活;闲暇时间,拾起案头的笔墨挥毫一番,书法让乌海人在墨香氤氲中找到精神给养;冰融水暖,背上一支钓竿临湖而钓,垂钓让城市“渔翁”陶冶情操;风和日丽,背起行囊徒步攀登,用脚步丈量乌海的山山水水……

  2017年,乌海与杭州、成都、三亚等城市被评选为当年度中国十大品质休闲城市,越来越多的乌海人开始追求有品味的休闲生活。

  在美好的春天里,《乌海日报》编辑记者深入基层一线,积极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通过撷取最鲜活的素材,发掘最真实的故事,采写更多“沾着泥土、带着露水、冒着热气”的报道,讲述乌海人多姿多彩的幸福生活。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能使精神感到愉悦的品质生活。曾有人说,人们对于生活艺术层面之接触,远远不及长年埋首苦读、拼命应付人生种种考试,以及庸庸碌碌为生活奔波之程度。也许的确如此,但无论如何,努力寻找精神层面的美好,都应是一种基本的生活态度。近些年来,许多市民都开始喜欢花艺,并且将这门艺术带入日常生活,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因为花艺这一兼具了大众化与艺术化的生活美学,最容易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人人都可以享受芬芳艳丽的鲜花带来的精神愉悦。

  当花艺融入日常,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记者为此采访了多名市民,听听他们与鲜花的故事。

  被鲜花扮靓的世界市民吴巧晴说,从春节过后,她就迷上了一项新的爱好,每周都要挤出时间去上两节插花课,跟着花艺老师学习插花艺术。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吴巧晴曾怀疑自己不可能坚持下来,但持续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对此越来越有兴趣。“看着芬芳美丽的鲜花将室内装点得明媚如春,心情一下就好起来了。”她说。

  以前,吴巧晴没发现鲜花能给人带来这么多愉悦的感受,虽然很喜欢大自然的春色,但也仅限于每年桃花杏花争相绽放的时候,一家人到公园里去赏赏春光,有时候也会外出旅游,如去阿拉善寻访蒙古扁挑花,体验软红十丈、秀色千里的感觉。

  “家里养的花草多数是绿色植物,总觉得空间小,没有地方养花,可我迷上花艺后发现,无论是客厅里还是餐桌上,哪怕是书房的书架上、卧室的床头柜上,摆放上一瓶或几支鲜花,顿时就能营造出一室春光,觉得整个世界都变亮丽了。”吴巧晴说。宋娜是吴巧晴在花艺课上认识的“同学”,因为两人住得比较近,因此常常交流心得。“以前我总觉得插花是有钱有闲的人才玩儿的东西,接触过才发现,这其实是一种生活情调,我们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琐事和烦心事,有这样一种能够陶冶情操调节心情的爱好真是不错,何况这种爱好并不算小众,毕竟人人看到美丽的花儿都会心情舒畅。”宋娜说。

  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市内的许多单位和休闲场所都曾举办插花艺术活动,参与者众多。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曾经参与过沙龙的市民发现,无论技术如何,是否学到了更多的花艺知识,但这种活动本身就让大家觉得非常愉悦。

  “别说是女同志,就是我们男同志看到了也觉得心情愉悦,那种花香扑鼻的感觉,的确可以让整个人的神经都舒缓下来,让心情变得坦然舒适。”吴巧晴的丈夫张国林说。

  张国林的想法也代表了许多男士的心声。市民郭伟就觉得,虽然学习插花的大多是女性,但不代表男士们就不懂得欣赏美。“现在咱们生活条件好了,有时间陶冶一下审美和情趣,用几朵鲜花给生活添加点颜色,的确是值得尝试的事。”他说。

  用花艺填满的时光市民许丹组建了一个鲜花团购群。隔三差五的,群友们就会从昆明等地方订购一些鲜花回来。

  组建团购的目的不为盈利,主要为了增大订量拿到较为理想的价格,同时也满足群友们学习插花和用花的需要。

  许丹告诉记者,自从喜欢上了花艺后,她的大多时间都用在了打理这些鲜花上。“我没有太多的爱好,性格喜静不喜动,工作之余摆弄摆弄花草,的确觉得能够舒缓身心,让心情宁静下来。”她说。全职妈妈晓燕也在用花艺填满自己的空隙。作为一名全职妈妈,晓燕的时间是非常零碎的。“每天围着家庭和孩子转,看起来不像上班族那么忙,但精神上的疲惫感一点都不少。偶尔休息时也就刷刷手机玩玩游戏,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非常单调。”她说。但是喜欢上摆弄鲜花后,晓燕觉得自己找到了新的方向。“我从网上买了各种材料编织花篮,还能手绘花瓶,了解每种花开的周期、色泽搭配,因为孩子还小要防止花粉过敏,还要注意它们的习性和特点,忽然发现小时候学画画奠定的美学因子在体内复活了,且在无形之中竟然学习了很多东西,等孩子稍大一点,我或许可以开一家花店。”她说。

  被鲜花填满的空闲时光无疑是愉悦的。今年刚退休的孙静波是某花艺工作室里年龄较大的“学员”,她告诉记者,退休以后的生活好像一下子就空落落了。“打麻将、逛街、购物,孩子们不在身边,老伴儿晚上才回家吃饭,我每天懒怠得饭都不想做。正琢磨着去干点啥呢,就被朋友拉来学花艺,我还真是挺能沉下心来学习,这段时间我能现学现卖了,工作室的老板说我都能去考个花艺师资格证出去搞培训了。”她笑呵呵地说。

  然而孙静波也知道,自己对插花的了解仅限于“入门”,悦己可以,愉人却还差了很多重意境。“插花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重要一环,与焚香、烹茶、挂画,并举为生活四艺,是需要长期浸染其中才能窥其真道。而我们大多数爱好者,只是仅仅摸到了皮毛。什么时候我能了悟到其中的精髓,就真的能去给大家做培训了。”孙静波笑称。

  当兴趣变成艺术其实,将插花这种兴趣爱好上升为艺术高度的我市也不乏其人,市汉服协会会长李丽就是其中一位。

  李丽常年醉心于传统文化,对传统的生活美学了解深刻,无论是香道、茶道还是花艺都有很独到的见解。

  就拿插花来说,2012年,李丽无意间从网上看到了插花的图片,便痴迷不已,萌生了赴京学习的想法。在征得家人同意后,李丽只身前往北京,师从插花界名师王莲英、张超,开始了漫长的学习生涯。在这期间,她甚至获得了中国传统插花艺术高级讲师的资格。她的插花作品《仙风道骨》荣获2015年北京漳州水仙花展特等奖。另一幅技艺精湛的蔬果插花作品在2015年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活动中,被选用于城楼贵宾厅陈列作品,这也成为李丽目前获得的最高荣誉。2015年10月,李丽回到乌海,开起了传统插花课,几乎堂堂授课都座无虚席。“中国的传统插花艺术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唐宋时期达到繁盛。隋唐时期传统插花传入日本,对日本花道的发展影响巨大。而其追求线条美、崇尚自然、注重意境美的创设和简约环保的创作技法等,对近现代西方插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丽这样对记者阐述她对于插花的理解,“中国传统插花艺术遵从《易经》中的思想。《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古代儒士把哲思与花木、与大自然相联系。所以,文人义士常以花材影射人格,花材多用松、柏、竹、梅、兰、桂、山茶、荷、水仙等植物,表达人生抱负、理想。”

  的确如此,瓶花一束,意境悠远。“插花”一词本来就是今时的称法,在古代则多称为瓶花、瓶供。过去,文人雅士们不满足于折枝花的直接传情,渐将室外花木引入室内,营造空间的生机与逸趣,而器皿插花正是古人审美观念的直接反映。

  然而,插花又从来都不是“阳春白雪”,在许多流传至今的典籍和诗词中,插花艺术也多出现在市井生活中。在一本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梦梁录》中就曾记录过这样的市井风尚:“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由此可见,古人也用“四时花”美化生活空间。

  “传统文化之所以可以经典永传,就是因为它有着正己化人的教化功能。”李丽认为,当兴趣爱好上升为艺术,个人的情趣和审美能力自然大为提升。

  让品质浸润生活的确,人类对于美好总是心向往之,鲜花作为美的代表之一更是地位超然。因此,无论是徜徉在大自然之中,将自身融入花海无边的喜悦,还是用各种巧思,将花朵引导进入花艺世界,这其中对于美的探索,都充满着令人惊奇的效果。

  也正因为如此,当鲜花与生活艺术结合起来之后,就成就了乌海人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许多花艺爱好者都希望达到这样一种效果,从喜欢鲜花到懂得花艺,最后能创造成熟的作品,这一探索的过程同时也是升华自身气质的过程。“我们希望生活中不止有柴米油盐,还有花与茶、美与香。”受访者之一的张瑶说。

  “我曾经读过一句诗,作者是谁我虽然想不起来了,但内容却记得很清楚,是这样说的:‘一枝谈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我很小的时候就在脑海里幻想这样的画面,花香氤氲,书香缭绕,是文人雅士的追求,又何尝不是岁月静好的体现呢?”许丹这样说。而在记者看来,生活之中忙忙碌碌虽辛苦,但始终抱有提升生活品质的意愿,追求身心的愉悦是人人都应该有的生活态度,追求和探索的过程,就是与美好同存的过程。因此,无论爱好什么,都值得继续坚持,多一种爱好,生活便多一重趣味。NG体育电子游戏官网

NG体育花卉公司
TOP
导航 电话 短信 咨询 地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