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

外语人的楷模发表于: 2024-09-19 04:54:52

  胡文仲教授的英文非常漂亮。他亲切、热情、睿智,善于交流,性情温良而又热情助人。他为学生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激励他们实现理想。

  胡老师广博的知识、丰富的国际阅历,他的智慧,他的慷慨大方,还有他对别人真诚的尊重,都为他赢得了广泛的爱戴。

  多年来,胡文仲教授谢绝了所有为他举办的纪念会、生日会和学术研讨会。传记《北外岁月:胡文仲的外语人生》,这本由新世界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的书,自然让熟悉他的人又惊又喜。这是一本令人期待已久的书。作者李尧教授是一位作家和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也是胡文仲教授30多年的好友。没有其他人比李尧教授更有资格撰写胡文仲教授的传记了。

  这本传记主要是基于胡文仲教授的日记。他的朋友、同事和学生的信件和采访也构成了本书重要的一部分。但本书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传记,而主要是有关胡文仲教授在外语教育、澳大利亚研究和跨文化交际研究等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

  1951年,16岁的胡文仲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下文简称“北外”),毕业后被选拔为英语教师。他的老师包括初大告、王佐良、许国璋、水天同、玛格丽特·特纳(陈梅洁)、大卫和伊莎白·柯鲁克夫妇,他们都是北外著名的英语教授。1957年9月,胡文仲开始了英语教学生涯。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也成为了一名杰出的英语教授。

  在中国,最成功的英语学习节目可能就是《跟我学》了,这是BBC在20世纪70年代末制作的一个英语速成系列电视节目。1981年,胡文仲应中国中央电视台之邀,与英国教师凯茜·弗劳尔(KathyFlower)一起主持中文版《跟我学》。这个节目非常成功,使胡文仲成了电视明星,在中国家喻户晓。据报道,仅在1983年,就有大约一亿中国人观看了《跟我学》。40年后,在中国仍有一些人记得《跟我学》,在公共场合认出胡老师。

  北外在中国外语教育中起到了引领作用。成为一名英语教师后,胡文仲和同事们尝试了不同的教学方法,编写了数套教材。胡文仲主编或与他人合作编写的英语教材有:《英语》1-4册(商务印书馆,1975-1979年)、《大学英语教程》1-2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大学英语教程(修订版)》第1-2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大众英语》第1-2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年)和《公务员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等。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胡文仲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职。他孜孜不倦地致力于中国的语言教育事业,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在外语教学、外语教育、外语规划和语言政策等领域发表论文数十篇。2001年,他被选为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CELEA)会长。同年,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决定加入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AILA),并于次年被接纳为成员。除了组织中国英语教学的国际会议,研究会的非凡成就之一是在胡文仲的领导下在中国举办了2011年第16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世界大会,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吸引了来自63个国家的1480名与会者,为中国的语言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与国际同行交流的机会。

  胡文仲是澳大利亚研究界广为人知的“九人团”重要成员,1979年至1981年,他与其他八位来自中国不同大学的学者一起在悉尼大学学习。他们的老师有澳大利亚著名文学教授利奥妮·克雷默(LeonieKramer)和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M.A.K.Halliday)教授。在王佐良教授的建议下,胡文仲选择了澳大利亚文学作为研究领域,并于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

  九人团成员回到中国后,在20世纪80年代开创了中国的澳大利亚研究。1983年11月,胡文仲在北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开设了澳大利亚研究课程,并招收研究生。此后,更多的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在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和西安外国语大学成立。1988年3月,胡文仲在中国组织了第一届澳大利亚研究国际会议,并在会上发起成立了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胡文仲当选为首任会长,并一直担任这一职务至2000年。

  除了教授澳大利亚文学外,胡文仲还指导研究生,编辑《外国文学》澳大利亚文学专辑,向中国读者介绍澳大利亚当代作家。作为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会长,他在中国组织了七次澳大利亚研究国际会议,并与澳大利亚学者和作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担任英文系副主任和学院副院长(学术)期间,他忙于教学和行政工作,撰写了数十篇有关澳大利亚文学的论文。他还将澳大利亚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包括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White)的《人树》(与李尧合作)和《探险家沃斯》(与刘寿康合作)、杰克·希伯德的《想入非非》、大卫·威廉森的《足球俱乐部》和《当代澳大利亚短篇小说选》等作品。

  多年来,胡文仲结交了许多澳大利亚朋友,包括利奥妮·克雷默、帕特里克·怀特、NG体育迈克尔·怀尔丁(MichaelWilding)、布赖恩·基尔南(BrianKiernan)、肯·斯图尔特(KenStewart)、杰夫·佩奇(GeoffPage)、梅卓琳(JocelynChey)、卡里略·甘特纳(CarrilloGantner)、尼古拉斯·周思、谢莉·沃纳(ShelleyWarner)等等。他把这些人介绍给他的学生和同事,并确保这些联系没有中断。

  他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特里克·怀特的友谊尤其引人注目。1980年,他们在怀特的家中第一次见面,这次会面是由悉尼大学的艾伯特·戴维斯(AlbertDavis)教授安排的。胡文仲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的怀特研究专家,他们的友谊一直持续到1990年怀特去世。作为一个澳大利亚作家和一个中国学者之间伟大友谊的见证,胡文仲把他从怀特那里收到的所有信件都捐给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2023年3月,他将自己收藏的怀特的全部作品捐赠给了中国国家图书馆,其中一些是很珍贵的签名本。

  胡文仲在澳大利亚研究和促进民间交流方面的成就在澳大利亚得到了肯定。1990年,悉尼大学授予他名誉文学博士学位。他于1996年获得澳中理事会颁发的文学翻译奖,并于1999年获得澳中理事会特殊贡献奖。2003年,墨尔本大学授予他杰出研究员称号,2004年授予他教授级荣誉研究员称号。

  胡文仲被公认为是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先驱和领军人物。1979年至1981年在悉尼大学的两年学习激发了他对这一领域的浓厚兴趣。作为英语教学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他从80年代初开始将跨文化交际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意识到跨文化交际在中国还是一个空白后,他便将西方跨文化交际理论介绍到中国,编辑书籍,撰写文章,并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开设该领域的研究生课程。他与尼尔·格罗夫博士合作,著有《认识中国人:给美国人的指南》(EncounteringtheChinese:AGuideforAmericans,1991年),这是一本畅销长达10年的书,其修订版《认识中国人:现代的国家,古老的文化》(EncounteringtheChinese:AModernCountry,AnAncientCulture,2010年)在美国和欧洲都很畅销。他关于跨文化交际的27篇文章收入了《跨文化交际教学与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年)一书。

  1995年,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成立。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的第一次国际会议上,胡文仲当选为创始会长。他开创性的研究和卓越的领导力,在推动外语教育改革创新的同时,帮助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学者。他对中国外语教育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15年被授予“外语教育终身成就奖”,这是他当之无愧的荣誉。

  《北外岁月:胡文仲的外语人生》是了解中国外语教育史,特别是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段时期外语教育史的必读书,也为如何做一名教师和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本教人如何做人的书。格里菲斯大学马克林(ColinMackerras)教授高度评价胡文仲教授,称他“是一位极其杰出的学者,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如果本书能多写一些胡文仲教授的生活故事,那将是一本更丰富的传记。我们期待这本传记的英文版尽快出版。

NG体育花卉公司
TOP
导航 电话 短信 咨询 地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