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发表于: 2024-10-09 15:37:50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在多个场合就师德师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并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六个方面深刻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习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为新时代新征程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铸师魂。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其个人理想信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是爱国情怀的重要体现,是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基本遵循。习强调:“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在从教过程中,教师要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将个人发展和人生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民族的大爱中,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胸怀“国之大者”,坚定理想信念,积极传递正能量,引领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

  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塑师表。教师的言行是学生的示范,在学生眼中,老师“吐辞为经、举足为法”,其为人处世的言行和价值观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习指出,教师要当好大先生。广大教师要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大先生,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用良好言行带动学生,将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既做精通专业知识的“经师”,又做涵养德行的“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成为社会所尊重、学生所效仿的榜样,在传授知识和答疑解惑的过程中,成为学生治学、行事、为人的模范,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以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尽师责。教师是学生智能的开发者、心灵的培育者。习强调:“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这一重任要求教师启迪学生智慧,涵养学生心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升育人能力,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不同学生因个人资质、成长环境不同,在理解和认知能力上存在一定差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路径,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激发学生潜能,在学生心灵中播撒真善美的种子,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以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强师能。教师的知识素养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习强调:“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迭代的周期大大缩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固守陈旧知识,要以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刻苦钻研、严谨治学,不断更新和充实知识储备,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提升。要乐于在教学实践中检验知识,以创新的精神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育优质发展。

  以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立师德。教师的仁爱之心是师德之源、为师之本。习强调:“有爱才有责任。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NG体育电子游戏官网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教师要把仁爱思想内化为职业的道德自觉,外化为教育的一言一行,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要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热爱教育事业,有甘于奉献的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甘当人梯和铺路石,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环境中,严爱相济,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把爱心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实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责任和大爱书写育人华章。

  以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严师道。弘道追求是教师为师风范、人生格局的集中体现。习指出,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胸怀天下是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我国历史上有诸多关于仁人志士胸怀天下、赤诚为民的典故。教师作为知识和文化的代言人、传播者,要跳出“教书匠”的一亩三分地,有胸怀天下的格局,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认识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挖掘好、运用好蕴含其中的丰富精神资源,增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做人类文明的守护者、民族乃至世界文化进步的推动者,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文化支撑,在文化浸润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教化学生和塑造学生。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教育家精神是教师发展的灵魂和底蕴,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能够有力引领教师队伍凝聚精气神,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的宏伟事业。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教师要深刻认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深入学习领会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涵养大国良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公益金重大项目[GYA2023007]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NG体育花卉公司
TOP
导航 电话 短信 咨询 地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