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

中英人文交流的使者发表于: 2024-10-11 20:50:41

  年,我跟随英国广播公司来中国参观访问,对这里一见钟情!”英中了解协会新任主席克里斯•纳什()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长期在中国从事国际教育工作。他在接受本刊专访时,深情回忆起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学士学位后,纳什又顺利拿到了教育硕士学位,随后在英国的中小学担任了十年的校长。这期间,他醉心于教育创新,尤其重视数字化学习和发展国际伙伴关系。对于中国的教育创新,他早有耳闻且兴趣浓厚。2013年,受著名教育家郝少林的邀请,他参与在北京开设一所全新教育理念的国际学校,如今已发展成为北京新学道教育集团。十余年间,他们在国内先后创办了三十余所学校。

  “吸引我的是郝少林校长的实验性教育思维。他推崇终身学习的价值和力量,这与我不谋而合。”纳什说大学教育只是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完成大学学业后并非一劳永逸。他重视家庭教育,鼓励家长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和资源,还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对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深入理解。

  纳什指出,国际化的教育手段,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抛弃。恰恰相反,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诚信、坚毅等品格的培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也让他们的成长更有韧性。他表示,“中国传统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在海外深造和国际化的发展中,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适应充满挑战的新环境,并茁壮成长。”

  谈到作为外方校长如何协ng体育官网入口注册调中国与英国教育理念的差异,纳什表示,两者之间根本不存在本质的差异。“这或许让你感到惊讶,但是作为国际学校的领导者,你必须摒弃那些‘文化帝国主义’的想法,谦虚且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思想文化,并不断寻找不同文化有效交流的方式方法。这本身是非常有趣和有收获的经历!”

  为此,他分享了将中西方教育理论融会贯通,运用于教育教学管理的一些体会和思考。一位中国同事向他阐释中国教育家孟子的教育思想。“我马上意识到,中国古老的教育思想与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S.Dweck)提出的‘成长型心态’有很多类似之处,都强调终身成长的重要性,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评估和发展自己的潜能。”

  在中国工作期间,纳什去过很多城市。他告诉记者,在中国工作的国际教师应该热爱并了解这个国家,多去各地走一走,不仅是北京、上海、深圳这样国际化的大都市,还包括南京、成都、昆明、敦煌这些各具特色的城市。它们分布在中国广大版图的中部、西部和西南部等地区,这有助于对这个国家有更加全面和完整的认识,也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且丰富多元的文化。

  纳什说自己看了电影《我和我的家乡》,被里面真挚的人物感情和亲人团聚的故事所打动。“中国人有春节返乡、家人团聚的习俗,类似西方人的圣诞节。我决定利用春节假期,去这个美丽国家的偏远地区旅行。”纳什说,云南当地人民的淳朴与善良让他很是感动。

  “我期待多了解中国的民族社区,也特别欣赏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比如,云南一些民族的房屋多是由竹子这类天然材料构建的。还有当地的各色美食,等待我去探索和享用。回到北京,我时常渴望来一碗简单、却能令人心满意足的云南米线!”

  纳什坦言,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一直受到年轻人的启发。每年夏天,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中国偏远地区,与那里的学校开展合作。比如,他们会选定云南山区的一所学校,让北京的学生为当地的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授课。孩子们必须了解云南当地的教育需求,并设计教学方法和课程。此外,他们还必须积极地适应当地学校简陋的教学和生活条件。

  活动结束后,大多数孩子都展现出成熟的品质和责任心,一方面从当地学生那里得到启发,更加努力拼搏;另一方面也通过身体力行,了解到最有价值的人生是为他人服务。“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次挑战,甚至会改变他们的性格和人生观。”纳什说。

  英中了解协会主席这一职位对于纳什而言,意味着终生的荣誉和毕生的事业。他很感谢创始主席李约瑟博士和前任主席佐伊•里德的杰出领导,让这个机构被越来越多的英国青年了解,并参与到组织中来。

  英国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是该协会的荣誉会长,他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时常让纳什感叹中国文化的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伍德对中国文化的深刻剖析和独特见地,也让纳什十分佩服。他谦虚地说,“我只能渴望自己拥有伍德一小部分的知识和见解。”

  “我希望能够传承协会的精神文化遗产,让更多的英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科学和技术。”纳什相信故事改变思想的力量,因此他每周都会在自己的博客空间写下一个“人与人之间”的故事,尝试与英国读者分享在中国的生活和经历,让人们看到英国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共同点,远远多于彼此间存在的差异。他打趣道,“我喜欢让我的中国学生参与博客创作,他们的文字比我的好!”

  2024年6月,由英中了解协会和北京大学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英友谊与理解论文比赛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举行颁奖典礼。获奖学生来自英国的多所中学和北京的国际学校,他们以“中英文化语境下的和谐”为主题撰写论文,并经过一年的选拨和评比最终胜出。

  纳什说,他们并不局限于论文比赛,而是希望借此机会,鼓励中国和英国的年轻人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沟通交流。比如,去年的论文主题是“可持续性”,来自英国和中国的团队针对两国的“绿色”倡议和政策进行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开眼界的研究,彼此分享专业知识、开展项目合作。

  “今年的主题是‘和谐’。令人振奋的是,英国年轻人正在努力研究和理解中国文化中‘和谐’这一基本思想。”纳什说,2025年,英中了解协会将迎来自己60岁的生日。他们将邀请中英两国的年轻人共同开展研究和策划,讲述两位中国的老朋友——美国著名的记者埃德加•斯诺和英国教育家乔治•霍格的故事。

  英中了解协会的口号是“四海之内皆兄弟”。纳什认为,这完全体现了中国哲学的思想和意蕴。“它完美地表达了一个分裂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主义精神。人类正在经历一个动荡的危机时期,环境问题在这场危机中尤为突出,威胁着所有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生物。为此,我们应该建立起彼此沟通合作的桥梁。”他表示,应该鼓励学生以“民间大使”的身份在海外求学的过程中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包括中国人追求“和谐”的基本价值观,努力构建一个人与人相互理解的国际社区。

  纳什说,这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所指出的,“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NG体育花卉公司
TOP
导航 电话 短信 咨询 地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