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

满绣华彩绽放非遗引领产业——“非遗赋能东营 满绣续写华章”主题展览成功举办发表于: 2024-09-04 06:39:07

  近日,“非遗赋能东营 满绣续写华章”主题展览在市文化馆举办,展出了满族刺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孙艳玲及其团队带来的100余件满绣作品以及1000余件刺绣相关衍生产品,其中,河海交汇、红毯迎宾、磕头机等反映东营元素的绣品20余件,迎来2万余名市民游客观展。

  满族刺绣,又称渤海靺鞨绣,已有1300多年历史。其选用东北特产柞蚕丝为主要原料,利用柞蚕丝线较粗、光泽度高及对光易产生折射反应等特点,使作品呈现出宛如油画颜料的“堆砌”质感,观者如临其境,被誉为“刺绣中的油画”。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刺绣第四代传承人,孙艳玲培养成手绣娘1300多名,带动2万多人服务于靺鞨绣行业,所绣作品在40多个国家进行展览展示,从人才培养到产业发展,为满绣的传承与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多年前,大家对这个行业并不认可,看不到出路,没人愿意跟我学。”孙艳玲说,有时为了收学生,孙艳玲还专门跑到孩子家里,坐在炕头上给孩子的父母做工作。为了更好地传承满绣技艺,孙艳玲创办了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与牡丹江市7所院校达成合作关系,还在牡丹江5大社区开展作品展览和刺绣技艺兴趣班,让满绣技艺成为人们就业创业的手艺。

  为了让更多人认识满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孙艳玲还创建了非遗工坊。为了让满绣面向世界,她在2018年带着技艺来到深圳,组建了刺绣设计和产品销售团队,并推动“中国满绣博物馆”落地深圳市南山区。满绣技艺发展的道路上,离不开对传统技艺的创新,孙艳玲将满绣的独特针法“鸡爪针”改良为“三角针”,使得刺绣作品具有更强的立体感,色层更加丰富,她还博采众长,借鉴学习苏绣等其他流派的技艺精华,融会贯通,为满绣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近年来,我市在非遗保护传承弘扬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呈现出活态传承、高质量发展的局面。我市完成《黄河文化(东营)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编制,推动建设黄河文化(东营)生态保护实验区,为非遗系统性保护提供政策支持。依托广饶齐笔、垦利黄河口草编、利津老粗布等非遗项目,我市创新性开展“非遗+企业”“非遗+农户”模式,建设了74家县区级非遗工坊、25家市级非遗工坊、3家省级非遗工坊,带动周边困难群众就业,助力精准扶贫。挖掘齐笔、苇编、泥陶等地域特产资源,完善产业链条,打造了“笔书”“非遗礼包”、苇编手提包等爆款文旅商品、伴手礼,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利津县“老街长巷”非遗特色街区,入选山东省非遗旅游体验基地;“黄河入海 韵味东营”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入选山东省非遗特色旅游线路,遗旅深化融合,持续释放文旅市场动能。我市持续打响“非遗在社区”工作品牌,2023年12月,深圳全国“非遗在社区”工作交流活动中我市作典型发言,康居社区、东利社区两项工作案例入选文旅部全国“非遗在社区”典型案例。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东营市融媒体中心 东营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ng体育官方网站

  鲁ICP备05023236号鲁新闻备案号201054601 鲁公网安备521号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城府前大街73号 邮编:257091 电话 邮箱:举报电话

NG体育花卉公司
TOP
导航 电话 短信 咨询 地图 分享